供求关系决定商品价格。政治经济学的原理,被地产企业充分利用到楼市中。

  当小恩小惠式的折扣撼动不了观望,又舍不得放弃利润,大幅降价时,不少地产企业缩小了供应,试图通过调整供应结构,来制造一房难求的景象。

  是,13万套的存量房仍在,3、4季度的新开工量也摆在那儿,新政遏止着需求,凭控制自己楼盘的供应,是无法力挽房价朝下的狂澜的。

  降价无用减量

  对于置业者而言,小幅降价,越来越挑拨不了他们的购房神经。

  3万抵5万、供低价房销售、买房送车送户口,当下的武汉楼市,各类优惠层出不穷,但似乎仍然无法勾起百姓的置业欲。

  据中国指数研究院华中分院统计,7月12日-18日这一周,全市成交商品房1763套,每天销量200余套,同比仍呈较大的下降趋势。“不管给出怎样的优惠,总价算下来过高,仍不会出手。”成为购房者的共识。

  从上周加推的几个项目来看,也是如此。保利心语、清江山水加推,各给出优惠,从售楼部反馈的情况来看,看的人多,买的人少。不少购房者算算价格后表示,等等再说。

  降价不管用,地产企业开始从源头想办法。“商品价格由供求关系所决定,目前房子不好卖,政策作用是一方面,很重要的一点,市面上的房子太多了。如能控制供应,对销售应该有帮助。”一位业内人士说。

  事实上,不少地产企业,已经开始缩减供应。

  即将加推的华润置地·MO+,主推2期的多层产品,据悉,较以往相比,此次推出的房源数量,要少很多;同样将在近期面市的统建·锦绣江南4期,也减少推盘量,“296套房子,怎样推还在商议中,但可以肯定的是,推盘量不会大。”项目负责人表示。

  挡不住下降大势

  “从目前的背景来看,试图通过控制推盘量来刺激销量,有点行不通。”业内人士分析。

  据统计,目前三镇的存量房已经超过了13万套,按照目前每个月不足5000套的销量来算,即使单纯消化,也要2年有余。而下半年,随着开工量的增加,面市的楼盘量将进一步增加,供大于求的局面,将不可避免。

  而近期出炉的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1.4%,环比下降0.1%。受统计城市中,29座城市的房价出现下跌,占据了41%的比例。而全国的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自今年3月以来,每个月都在持续下滑。

  “从大势来看,房价必定下跌,现在不能确定的是跌幅几何。地产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给出不同的营销策略。但为了顺应大势,还是早些让利走量比较好。”业内人士分析。

  经济学家成思危在不久前的一次讲话说中国房价从长久的观点来看,是会上涨的,原因有二:一是通胀关系,二是供求关系。不过并没有这两个问题对房价的影响机制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房价走势是否真的如此?或者如此走势,当前形势下,是否还应该投资地产?

  从世界经济史来看,世界经济的增长,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人口膨胀带来的经济增长;而人口膨胀带来的又是货币的膨胀,世界经济高速增长期是美洲大陆发现以后,美洲黄金开始大量涌入欧洲,直接导致文艺复兴时期以后的繁荣。随着经济的繁荣,房地产市场也逐步走向繁荣,量价同升,对比黄金,房地产市场表现出了更高的抗通胀能力,房价的涨幅一直超过黄金,从这种角度来说,房地产成为历史上为保值的投资品。

  但从经济周期来说,通胀与通缩总是交替进行的,房地产在通缩中,并不太受市场的高度关注。主要原因在于通缩时期,货币的信用价值都很高,自身保值能力很高。因此房地产市场呈现出并不景气的状态,而房屋的折旧还会影响一部分价值。因此虽然房地产从历史趋势来看,总是上涨,但通缩和通胀周期中表现出来的价值和信用差别是非常大的。

  推动中国目前房地产市场繁荣的要素主要有:人口城市化导致的城市人口红利;其次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资本去向不明;三是中国当前人口增长红利所致;四是中国工业化过程中导致的居民聚集度较高而形成的房地产市场,局部;五是政府对城市化过程中房地产产品的供应量缺乏认识导致的供需结构的不均衡(时间结构和产品结构)。

  趋势往往并不能决定瞬间价格,这是经济学上为典型的命题。前面五个要素,经济增长是核心要素,在这个要素一旦缺失以后,那么整个支撑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和价值体系都将不成立。一旦通缩形成以后,投资萎缩,业艰难,货币杠杆系数缩短,银行惜贷,市场流动性减弱,支撑财富效应的金融行业被大抑制,这种情况下,依靠金融支撑的房地产市场势必将受到大的抑制。

  而业困难,货币杠杆效应减弱,银行惜贷,将直接对房地产需求产生大的抑制(刚性需求和投资性需求),需求抑制,供应在滞后一段时间后会开始逐渐开始回落,两者的回落共同产生经济财富效应的萎缩,投资减少,业减少,形成一种反馈机制。

  在经济增长预期下降,通货紧缩预期来临,以及城市化是否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方向这三个大前提下,中国房价是否还真具有长久的上涨,并不是一个确定的答案。